-
青囊經-黃石公
上 卷
經曰:
天尊地卑,陽奇陰偶。一六共宗,二七同道,三八為朋,四九為友,五十同途,闔辟奇偶。
五兆生成,流行終始;八體弘布,子母分施。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;雷風相薄,水火不相射。
中五立極,臨制四方;背一面九,三七居旁,二八四六,縱橫紀綱。
陽以相陰,陰以含陽;陽生于陰,柔生于剛。陰德弘濟,陽德順昌。
是故,陽本陰,陰育陽;天依形,地附氣。此之謂“化始”。中 卷
經曰:
天有五星,地有五行。天分星宿,地列山川;氣行于地,形麗于天。因形察氣,以立人紀。
紫微天極,太乙之御;君臨四正,南面而治;天市東宮,少微西掖;太微南垣,旁照四極。
四七為經,五德為緯;運干坤輿,垂光乾紀;七政樞機,流通終始。
地德上載,天光下臨;陰用陽朝,陽用陰應。陰陽相見,福祿永貞;陰陽相乘,禍咎踵門。
天之所臨,地之所盛。形止氣蓄,萬物化生;氣感而應,鬼福及人。
是故,天有象,地有形;上下相須,而成一體。此之謂“化機”。下 卷
經曰:
無極而太極也。理寓于氣,氣囿于形。日月星宿,剛氣上騰;山川草木,柔氣下凝。
資陽以昌,用陰以成;陽德有象,陰德有位。
地有四勢,氣從八方;外氣行形,內氣止生;乘風則散,界水則止。
是故,順五兆,用八卦,排六甲,布八門,推五運,定六氣;明地德,立人道,因變化,原終始。此之謂“化成”。王興兵師傅讀解
黃石公(公元前292年-公元前195年),秦漢時道士,別稱圯上老人,下邳神人,通曉天機、地脈、人道之學,著有《青囊經》,被后世稱為風水圣典,風水第一經書。
《青囊經》有上中下卷,上卷敘述了陰陽二氣融合與河圖五行、洛書九宮方位,化成體天地的定位學理,謂之“化始”;中卷講天地間形氣依附與方位配合而成一體的動力,謂之“化機”;下卷說明了天地間氣與形、方位及各種法則配合后的影響結果,謂之“化成”。
黃石公以后的風水師們則在此理論體系下進行解釋和發展。晉·郭璞得之,撰寫《葬書》。唐·楊筠松得之,而有《奧語》。唐·曾文迪著作《青囊序》亦只闡發其文。明末·蔣大鴻撰《地理辨正》,將《青囊經》列為“首經”,注文雖長,尤難盡其底蘊。
相關文章推薦:- * 撼龍經-楊筠松
- * 疑龍經·楊筠松
- * 天機素書-邱延翰-望氣尋龍篇
- * 葬經-郭璞
- * 金鎖玉關二十四山砂水喜忌